一提到屏東,人們會聯想到墾丁、恆春、東港,這些靠近大海的地方以海鮮聞名。然而,你知道出現在餐桌上的魚兒,可能並非來自這些地方嗎?漁業可分為遠洋漁業、近海漁業、沿岸漁業和養殖漁業,枋寮以養殖漁業為主,與東港的遠洋漁業不同,所產魚種也各有特色。
今天我們要介紹的,是屏東縣枋寮的養殖紅魚職人—陳秀月女士。
紅魚並非促手可得,而是夜以繼日工作所產出的
前往採訪的路途中,一眼望過去沿路上皆是一池一池的魚塭,有些魚塭蓋的甚至比車身還高,不禁讓人聯想到摩西分紅海的景象;烈日當空,仍有養殖業者在魚塭間忙碌,穿著包緊緊的防曬裝備從我們身旁經過,畫面溫馨且親切。
枋寮以養殖漁業為主,我們採訪的陳秀月女士是大庄社區唯一養殖紅魚的業者,大庄社區大部分居民養殖的是午仔魚,而秀月女士選擇養殖紅魚,因為紅魚的價格較穩定,她表示養殖紅魚並不容易,需要注意水質、飼料、生活環境等諸多方面,非常考驗養殖者的技術,然而,秀月女士和她的先生總能成功養大紅魚,令人佩服。
勤奮與正直造就真正的英雄
在採訪過程中,我們了解到秀月女士十八歲時從萬巒嫁到枋寮,至今已是花甲之年,這幾十年間,她不僅養殖紅魚,還曾養過草蝦,做過板模工作,閒暇之餘也會種植水果。我們在探訪魚塭時,看到了在陽光下曬乾的芒果,準備製作芒果乾。陳秀月女士認為,小芒果比大芒果更甜、更好吃。她的女兒在臺北工作,有時會幫家裡賣紅魚和芒果。陳秀月女士告訴我們,女兒的朋友也喜歡小芒果,經常購買,為了保證紅魚的新鮮度,如果要寄到遠方,需要使用真空包裝,我們在採訪前看到陳秀月女士的先生正在進行真空包裝的工作。
不經一番寒徹骨,焉得梅花撲鼻香
古語道:「不經一番寒徹骨,焉得梅花撲鼻香。」陳秀月女士說,只要看到魚兒們健健康康地長大,她的心情就很好。即使再辛苦,看到魚兒們也覺得一切都值得。颱風來臨時,仰賴自然環境維生的居民總是提心吊膽,陳秀月女士也是如此。她說現在有了發電機,颱風時就沒那麼害怕,但曾有一次颱風來襲,發電機無法運作,讓她十分緊張,幸好兒子成功修好了發電機,否則可能會損失慘重。聽到秀月女士對於天災的憂慮,我們真正理解了養魚人的希望:魚兒們健康平安地長大。
大庄社區關懷據點聚集了凝聚力
秀月女士除了養殖紅魚,還是大庄社區的志工,主要負責廚房工作,問及當志工的契機,她表示看到年長的志工即使受傷了仍堅持服務,自己也應該為社區盡一份心力。起初她只是幫忙打下手,直到有一次大家品嘗她的料理後讚不絕口,她才開始負責煮飯。有時即使身體不適,她也會去幫忙煮飯,這顯示她對志工這件事的重視,她也享受與廚房其他志工們聊天、分享生活趣事,與他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。
近期,大庄社區將舉辦市集,秀月女士和其他志工們正在準備舞蹈,為市集增添色彩,大庄社區關懷據點不僅提供餐飲服務,還開設了多種活動,包括日語、瑜伽、肌力訓練等。每當談起關懷據點的活動,陳秀月女士總是笑容滿面,滔滔不絕地分享趣事,可見她對這個關懷據點的喜愛。
秀月女士的故事,展現了她在養殖業和社區服務中的堅毅與熱情,從年輕時期開始,她便在枋寮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,無論是養殖紅魚,還是成為社區的中流砥柱,她都以無比的熱忱和毅力,克服種種挑戰。她的經歷不僅僅是個人奮鬥的故事,更是反映了整個枋寮社區的精神風貌。陳秀月女士以她的智慧和努力,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勞動與愛心交織的美麗畫卷,希望這份對於魚兒、對於家人、對於社區的深情,能夠傳遞給更多人,激勵更多人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