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  • 大小港邊,熱帶漁林

【東港早療中心】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禮物!



屏東縣東港早療中心創立於民國93年,針對0~6歲發展遲緩兒童提供早期療育服務,服務範圍以屏東縣南區17個鄉鎮為主,20年來服務了將近2萬件個案,是屏南地區重要的早療機構。


創立原因


余美滿主任從創立的第一年就在早療中心服務,他解釋到,以前台灣早療資源城鄉分配不均,屏東縣的孩童需要做發展遲緩評估或復健,都必須花費大把的時間搭車到屏東市甚至是高雄的醫院。因此民國90年伊甸基金會接受屏東縣政府委託,協助屏南地區發展遲緩兒童做通報轉介以及個案管理,目前一年服務超過1,200件個案。



從機構到住宅的服務


這1,200件個案中,除了到中心上課的孩子們,伊甸基金會也把服務帶到每個需要幫助的家庭裡。平常在中心有老師、護理師、社工還有物理及職能治療師們互相合作,共同為每個孩子規劃最適合他的課程,每週六甚至把家長也邀請到課堂上, 因為他們相信家長才是孩子一輩子的老師,孩子從早晨一睜開眼就一直都是在學習,當家長知道如何正確協助孩子,孩子就能有更快速的進步。


課程設計主要分為六大領域,例如:認知大小、顏色或物品的能力,或是生活自理能力,透過這六大領域的發展,伊甸基金會希望能盡快協助孩子們回到一般的升學管道。主任笑著說:「一般幼兒園會希望你一直在這裡讀到畢業,但我們是孩子來的第一天我就在想要怎麼把孩子送出去。」


而有些孩子可能住得比較偏遠,或是因為額滿還排不到中心上課,早療中心就會分配社工或老師到孩童家裡進行「外展式服務」。主任和我們說到,外展式服務最難的地方並不是教導孩子,面對花招百出的家長才是一大難題,有些家長甚至天天喝醉,到宅服務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小孩。因此,老師必須要經過千錘百鍊能夠獨當一面後,才能出外做到宅服務。



孩子們的故事


當我們和主任問到是否能分享幾個孩子的故事時,他不假思索的回答,值得記錄的事情真的太多了。有一個孩子,原本沒有語言能力,不管老師如何努力都無法讓他說出有語義的字句,但就在一次校外教學,他為了要試吃肉鬆,說出台語的「要吃」讓老師們又驚又喜,從那之後他的語言發展突飛猛進,從單詞到現在可以講出短句子;也有孩子一開始連翻身或起身拿東西都無法做到,但現在在國小特教班,已經可以自己推輪椅移動了。


除了能力上的進步,孩子展現的生命力更令人動容,主任和我們分享一個個案,出生時醫生說活不過2、3歲,也很難有進步的空間,但在6歲時從早療中心畢業了,主任說:「生命不是掌控在醫生的手中,孩子能做到什麼程度也不是醫生說的準。」



一路上的崎嶇


16年,5,000多個日子,問起這一路上的艱辛,主任只說一切的辛苦只是過程當中一點微不足道的事情。事實上從事社會工作從來就不是那麼簡單,一開始伊甸基金會的團隊到恆春進行服務時,捨不得看到家長如此辛苦,在沒有聯合評估的狀況下,必須轉乘各種大眾運輸,到醫院後還要一科一科的掛號,常常一大早出門回到家都深夜了。因此決定開始做資源拜訪,除了拜訪衛生局也到安泰醫院、輔英醫院、恆春基督教醫院……等,一一說服他們開設兒童復健以及聯合評估。


人力短缺也是經常面對的一大問題,主任無奈的說曾經訓練了10個優秀的老師,希望他們留在團隊裡服務,但後來都到公部門工作了。優秀的老師需要時間的磨練,但偏鄉的工作環境、負擔或壓力,卻常使他們一一離開。


使命感驅使我們向前


縱使一路上風雨不斷,他們也從來沒放棄過。主任提到他曾經做到宅服務時,被個案的阿嬤拿掃把轟出去,嘴裡還大罵為什麼要詛咒他的孫子,但在他們鍥而不捨的努力下,最後終於成功讓個案接受服務。


聖經裡說,生來有一些障礙的人,不是父母犯的罪也不是自己犯的罪,而是神要在他的身上顯出榮耀來,在服務的過程中他們看到很多家長一開始也覺得是自己造的孽,無法接納自己的孩子,但隨著孩子一點一滴的成長,家長漸漸也開始會開心地和老師分享孩子哪裡有進步,這些改變對主任來說是很大的回饋,也有了想為孩子們多做點什麼的使命感。



尊重每個孩子的不一樣


而在主任的心中,孩子們就是獨特的禮物,像驚喜包一樣,每個孩子都有我們看不到的潛能,你永遠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會被打開啟動的開關,當我們用更正確的眼光看待他們,才能發現孩子各自的獨一無二。


在未來,主任期許家中有發展遲緩兒的家長,能夠30分鐘內接受資源,也希望服務能夠社區化,撐起家庭照顧與社區支持的網絡,讓更多家長看見孩子的可能性,並陪伴他們在治療的漫漫長路上一起走向不再黑暗的未來。



 

伊甸東港早療中心


∥營業時間:08:00-17:00 週日休息

∥連絡電話:08 831 0085

∥地址:屏東縣東港鎮中正路一段10之1號

∥臉書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eden151/

17 views0 comments
bottom of page